三峰雄峙破寒空,兩壑幽林蕩霧蒙; 瑯嬛福地聚文脈,鎮山毓秀景難窮。
?磁山溫泉小鎮所在的磁山,位于煙臺市開發區古現街道駐地西約3千米處,東南—西北走向,南北長約5000米,東西寬3000米,面積27.6平方千米,海拔528.9米,山因產磁而得名。春秋時期,牟子國東遷古現,牟國后裔曾改名為牟山。磁山坐落于黃海之濱,毗鄰開發區、福山區、蓬萊市、棲霞市四區市,磁山西北部為蓬萊市境地,西南部為福山區境地,并與棲霞市接壤。磁山山脈東側延伸有哄君頂、鳳凰山、小磁山、大頂、羅山坡、將山六座海拔在120米—360米左右的小型山峰。
?? 磁山山勢雄偉美麗,民間又稱筆架山、三仙山。從東面看,三峰聳峙,形如筆架,中峰雄渾壯觀,狀若仙桃。每當云遮霧障,三峰匿影云海之中,北接黃海,海天一色,峰露崢嶸,猶如“海市蜃樓”之蓬萊仙景,美不勝收。
?磁山屬于元古代蓬萊山脈,據地質研究,距今約10億年左右,在大自然造山運動中,突起于黃海之濱,八角灣南側。磁山巖石主要為石英巖、板巖、泥灰巖、石灰巖等。裸露巖石為花崗巖和片麻巖,石質為灰色。土質屬棕壤土類,質地為輕壤,成土母巖為變質巖。土層分布,陰坡較薄,陰坡較厚。在磁山北蔍有一巨石橫臥山臺,長10余米,寬6余米,厚2米余,據科研機構鑒定,是一塊隕星石。因隕石色烏如鐵,有較強磁吸力,古時,附近農民使用鐵器勞動工具時而被吸至石上,而知此山有磁石,磁山由此而得名。
?磁山植被豐富,多種樹木花草茂盛。喬木以黑赤松為主,間有刺槐、臭椿、櫟合歡等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山中磁山庵舊址有一株老茶樹,據傳系300多年以前,古現王氏八世祖王道增所植。新中國成立后,在歷年植樹造林活動中,增加了側柏、雪松、龍柏、法桐、黃連木、大煙樹、柿樹、木槿、櫻桃、茶樹等綠化樹種;灌木主要有荊條、映山紅、迎春、胡枝子、紫槐、棘等;野草主要有黃背草、茅草、苫草、臭蒿、葎草、山麥、田皂角、水竹、狗尾、馬唐、羊胡、山胡椒、牛毛草、山丹等;磁山的中藥材物產更加繁多,計有300多種,俗有藥庫之稱。隨處可見的中藥材有:丹參、紫參、苦參、敗醬、大、小薊、苦、甜桔梗、翻白草、茵陳、茜草、金錢草、蓋母草、車前、蒼耳、葛根、艾、野菊花、白頭翁、蒲公英、地黃、瞿麥、防風、倉術、紫蘇、扁薔、薤白、瓜蔞、紫胡、馬齒筧、透骨草、忍冬藤、黃精、玉竹、木靈芝、地丁、地榆、薄荷、遠志、百合、射干、半夏、地膚子、紫草等數不勝數。尤其是磁山產的野生黃芩,品質優良,藥效獨特,是清熱解毒的良藥,被中藥界譽為中藥中的珍品,以磁芩稱之。
?磁山地處黃海之濱,雖然在大氣候與古現街道同屬北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,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山形,受海洋和地形以及植被的影響,形成獨特的氣象,小氣候比周邊更加優越宜人。不僅四季分明,夏無酷暑,冬無嚴寒,而且夏季雨量充沛且較為集中。年均氣溫12-15℃左右,年平均降雨量為651.9mm,無霜期為210天。山中云霧較濃,空氣濕潤涼爽清新,平均風速適中,是避暑勝地。冬季南北走向的山勢讓道道山梁阻擋了凜冽的西北風,并時伴有偏東風,向陽山坡面積較大,積雪容易溶化,山中溫度也較周邊略高。對磁山的氣候特點,當地居民有一順口溜給予了高度概括:“春冷風大回暖晚,夏爽多雨高溫短,秋溫不燥冷來遲,冬暖雪多風裹寒”。
?優良的生態環境,使磁山的空氣清新潔凈,據權威部門測定,空氣中富含負氧離子,每立方厘米達2.5萬—2.8萬,可稱為天然氧吧。
?磁山供人飲用泉水,水量充足,共有三泉,第一泉為佛飲池,第二泉為始皇泉,第三為漢武井。磁山泉水水質清澈甘甜,水中含有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其中,有益人體心腦血管和骨質,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的微量元素鍶、硒和偏硅酸高出普通水的5倍;磁山溫泉之水采自深達1580米的地下巖隙,出水如此之深的溫泉,國內甚為少見。出水深,經過的地下層巖就多,水中攜帶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自然相應豐富。磁山溫泉中所含礦物微量元素中最著名的是鍶,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,具有保證人骨質正常代謝,防止骨質疏松,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功能。經檢測,磁山溫泉中鍶含量是普通飲用水的5—10倍,被稱為祛病救命,延年高壽的“神水”“圣泉”。